第二百八十八章:朱元璋的底气!八百里加急!_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红豆小说网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二百八十八章:朱元璋的底气!八百里加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八十八章:朱元璋的底气!八百里加急!

  丘福说话时,朱能用臂肘碰了碰。

  丘福微微愣怔,然后顺着朱能视线转头……

  韩山府院君李穑带着几名高丽使节,脸上堆满笑容走来,拱手,“两位将军,不知接下来,我们如何行动。”

  他在高丽,虽是地位显赫的府院君。

  可也不敢在一位大明卫指挥使面前端着架子。

  尤其,据悉,这位丘福卫指挥使还是天朝皇帝信赖的将领。

  明四皇子纵横草原,转进万里统帅的兵马,也出自这位将军麾下。

  丘福拱手笑道:“府院君,我已派人通知登州府,登州府会为我们提供马匹、车辆……”

  除此之外,他还派遣斥候,快马加鞭向朝廷报讯。

  一国遣使,向大明称臣纳贡。

  无论朝廷是否瞧得上高丽这等小国,总得提前有个准备。

  李穑含笑点头,试探询问:“听说,明四皇子纵横草原的兵马,出自将军麾下……”

  其实他主要是想乘机打听一下,明四皇子朱棣这个人。

  就是明四皇子,造成了高丽现在无比被动的局面。

  称臣纳贡也就罢了。

  这位皇子当初击败李成桂时,为何没杀李成桂?

  是否,当时就想到,通过李成桂的高丽李家,影响、控制高丽?

  “了解不多,但也了解一点,毕竟是我国四皇子……”丘福含蓄说道,和老四结拜之事,别说李穑了。

  就是陛下,他们也得瞒着。

  老四若真有争储夺嫡之心。

  将来他们还得舍命陪君子呢。

  怎么能现在暴露。

  ……

  李穑满脸震惊。

  明四皇子允文允武?

  考秀才,都是甲等第一名?

  中原科举多难,他是知道的。

  因为他参加过中原科举,不过参加的是元朝科举。

  他在元朝国子监读书,然后考中元朝进士,供职于元朝翰林院。

  恰恰是这段经历,成了他靓丽的履历,回到高丽后,就被尊奉为高丽一代儒学宗师。

  明四皇子不光带兵打仗出色,和他一样,还是个读书人?

  不,人家可是甲等第一名秀才?

  这个甲等第一名秀才,到底是凭真本事,还是因皇子身份,眼下就不得而知了。

  “对了,据说,四皇子参加了今年秋闱举人考,算算时间,等咱们抵达金陵,也差不多要放榜了。”

  李穑眼睛顿时瞪大。

  突然有些迫不及待了。

  含笑拱手:“我曾在中原求学读书,参加过元朝科举,没想到,此番再次踏足中原,竟能遇到如此盛会,倒有些迫不及待了。”

  ……

  金陵。

  朱棣可不知,一个高丽人惦记上他了。

  满朝文武此时也不知,一伙高丽使节,正赶往金陵城。

  又一天早朝结束。

  百官从奉天殿鱼贯而出,三三两两结伴而行。

  “御史台核查已经两天了,这两天,也没有再抓人,御史台剩下的人,应该全部过关了吧?”

  “今天朱四郎的学生,会入宫,督查中书省吧?”

  “对,我看到,胡相今天早朝,往官房搬了一堆账簿。”

  ……

  李善长和胡惟庸走在一起,耳闻议论声,余光瞥视胡惟庸,“你都准备好了吧?这种时候,可千万别做涂节那种蠢事。”

  朱四郎借胡惟庸之手,杀涂节。

  好一招借刀杀人!

  他都忍不住暗暗为这等手腕,拍手叫绝。

  这一闷棍,别说胡惟庸。

  换他挨一下,也很难心平气和。

  所以,有些担心,胡惟庸因怒做出不理智行为。

  胡惟庸平静脸上,屈辱一闪而逝。

  这一闷棍,都过去两天了,他还有些喘不过气来,不过……

  “恩师放心吧,我不会做这等自毁长城之事。”胡惟庸说了句,便不想多提此事,转移话题询问:“恩师,打听到,涂节反水的原因了吗?”

  李善长摇头,“当天早朝后,太子爷就去过诏狱,随后蒋瓛去了……”

  他们都很好奇,朱四郎对涂节做了什么。

  让涂节在短短一个时辰内,就反水背叛胡惟庸。

  这几天,安排很多涂节昔日交好的同僚,去诏狱探望。

  可涂节一反常态,嘴巴很紧。

  一点风声都不肯透露。

  胡惟庸眼底恼怒之色涌动,“定是朱皇帝为了朱四郎,给涂节许诺了什么。”

  打听不出来了。

  朱皇帝如今,对朱四郎可真好。

  哼!

  ‘挺好的,等你两个儿子,反目成仇之日,你就更加难以决断,无论选哪个,都能让伱痛入骨髓!’

  洪武九年时。

  朱皇帝可以因为朱四郎一句争储夺嫡,毫不犹豫把朱四郎贬为庶人。

  可如今,朱皇帝对朱四郎越发喜爱,还能像洪武九年那般?

  皇帝也是人。

  人做决定时,往往都要受感情羁绊。

  洪武九年时,朱四郎和太子,在朱皇帝心中的地位,相差太悬殊,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都不为过

  现在还如此?

  朱皇帝种种表现,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

  朱元璋进入御书房,下意识往左侧书架方向看了眼。

  瞧见明霞立于书案旁,马秀英坐在书案后,笑道:“咱就知道,今天你肯定会来咱的御书房。”

  孩子们要入宫了。

  秀英要是不来看看,那才奇怪。

  走到御案后落座,拿起一道折子,一边展开折子,一边提醒:“你最多可以在御书房外面远远看一眼,不准见面。”

  啪!

  马秀英没好气把书扔在桌案上。

  朱元璋瞥眼笑笑,吩咐,“明霞,等猴孩子们到了中书省后,命御膳房往中书省,给孩子们送点点心。”

  皮孩子们,称他一声师公。

  还来了他的大本营。

  小小年纪,把事情办得这般漂亮。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现在还不能见面。

  但他这个师公,怎么也得表示表示。

  马秀英脸上露出笑容。

  明霞是个会察言观色的,瞧着马秀英露出笑容,这才含笑应了一声,“婢子知道了,婢子这就去御膳房,亲自盯着。”

  朱元璋瞥视明霞小跑离开。

  低头一边审阅奏折,一边笑骂,“你身边这些人,全都向着你,尤其这个明霞,最是肆无忌惮,她好像忘了,放她出宫,给她指配郎君的权力,在咱手里……”

  明霞这样的亲近宫人。

  指配的婚约,肯定也得是他信得过的忠臣之家。

  毕竟,明霞知道很多皇宫辛密。

  按照以往历朝历代的传统,这样的宫女,只能一辈子养在皇宫内,老死于皇宫。

  可秀英不干。

  之前的贴身侍女,就许配给了毛骧那混账。

  马秀英含笑看着朱元璋,“你今天挺高兴?”

  竟然会主动提及,明霞婚事这种小事。

  重八要不是很高兴,不会如此。

  朱元璋笑笑,头也不抬,边审阅边说:“咱当然高兴了,咱登基称帝那天,都没有这段时间,这么轻松高兴……”

  登基称帝,风光无限。

  可谁又知道,他如履薄冰的感觉。

  他朱元璋祖上十八代,连个会读书写字的都没有,而他却在乱世中,击败一个个比他出身好的诸侯。

  夺取天下神器!

  登高举目四望。

  却发现,即便做了皇帝,他这个皇帝,也完全无法和历朝历代的皇帝相比。

  始皇帝嬴政,那是几百年的分封诸侯家族。

  汉高祖刘邦还有妻族。

  宋太祖其家族,本身也不俗,赵氏一族人才颇多。

  ……

  而他呢?

  兄弟亲人,早在乱世中饿死、病死了。

  秀英本身就是家道中落,庇护于义父麾下。

  昔日打天下的老兄弟们,在大明立国之初,心境也瞬间变了,人人盯着他这个大哥,眼里只有两个字:利益!

  所有人都想从他身上,得到更多利益。

  利益分配,随之而来的波澜,更是让他如履薄冰。

  偏偏,他无人可用,只能依靠这些人。

  开国前几年,他表面上风光无限,可内心那种极度不安,打天下时都不曾有过。

  他深知,稍有不慎。

  利益分配不好,就会导致大明分崩析离,那个时候,他就是真正的孤家寡人,连个帮他的本家人都没有!

  现在不同了。

  他的儿子们逐渐成年。

  混账老四更是让他惊艳。

  领兵打仗是把好手,武略出色。

  考秀才,前所未有难度,给他考了个甲等第一名。

  若是秋闱举人考,再能保十争三便更好了。

  竞拍包税、乡土村社。

  两天前,胡惟庸都没有招架之力,被他冷不丁抽了一闷棍!

  文治,看样子,也能担当。

  如今,他终于底气十足。

  即便有人造反,他也不至于像以前那般,举目四望,却无人可用。

  朝中臣子三心二意,他也不怕了。

  老四就能挂帅出征!

  ……

  “直到今天,咱们朱家这个小家,天下这个大家,咱管的,才真正底气十足!”

  马秀英笑笑,起身来到御书房门口,向六部官衙方向张望……

  ……

  明远楼外。

  几辆马车停靠在旁边。

  孩子们眼巴巴看着站在面前的朱棣。

  小脸上,有激动,更多是紧张。

  今天他们要跟着师傅、师娘,入宫督查中书省。

  中书省是做什么的,还是这两天,师娘告诉他们的。

  更别说皇宫了。

  有一天,他们也有机会,去皇宫。

  还要去督查宰相这种高官!

  要是能见一眼皇帝陛下,就更好了。

  可……是不是有些太贪心了?

  朱棣把孩子们的紧张、激动、忐忑尽收眼底,大声笑道:“猴孩子们,师傅师娘跟着你们沾光了……”

  “朱先生这么骗孩子,良心不痛吗?”朱棣一开口,和夏时敏站在远处的蒋进忠,就酸溜溜小声嘀咕,“分明是孩子们沾他的光……”

  他也想去。

  可陛下没邀请他。

  倒是朱先生、徐先生本来就是老朱家的儿子、儿媳。

  想什么时候回皇宫,还不是抬抬脚的事情。

  陛下还偏偏有模有样,下一道口谕:朱四郎、徐大丫为人师表,教出一群好学生……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dxsw.cc。红豆小说网手机版:https://m.hdxs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