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金陵炮声,带来新气象_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红豆小说网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三百七十章:金陵炮声,带来新气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七十章:金陵炮声,带来新气象

  百姓嘈杂声,蜂拥挤入耳中。

  ‘太子对师傅的私兵,在大明境内展现武力,会是什么态度?’

  春晓、民丰悄悄对视,余光偷偷观察朱标。

  朱标凝神盯着远处河面上,忙碌的五艘战船。

  旗舰上。

  令兵站在桅杆上,不停挥动手中三色令旗,同时传递着各舰情况。

  “禀管带,八号舰准备完毕!”

  “十三号舰准备完毕!”

  “十五号舰……”

  ……

  徐管带听着令兵铿锵呼喊传递回的信息。

  微不可察挺了挺胸。

  当初跟随统制,从辽东南下福建时。

  他内心多少还有些抵触。

  毕竟,王爷出海发展,怎么看都像被陛下‘放逐’。

  还要背井离乡。

  可这才多久啊!

  再次踏足大明境内,兄弟们操纵着连朝廷都没有装配的火炮战船。

  还要在金陵段秦淮河上鸣炮。

  未来,兄弟们跟随王爷,肯定会越来越自豪。

  下一次再回金陵,就是他们海军,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

  甚至,还有统制和大燕商行的沈至、蒋大人三人联手,背着王爷,给王爷修建的那艘,中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配置至少一百门火炮的战船。

  ……

  徐管带收敛思绪,啪的一声,转身立正,“永昌侯,我部将士已准备完毕,是否可以鸣炮?”

  蓝玉深深看了眼徐管带。

  朱老四身边的人,都很自信。

  当然,人家也有资格自豪自信。

  点头道:“可以。”

  徐管带转身,猛地举手,一挥。

  令兵第一时间,站在桅杆高处,打出旗语。

  “放!”

  “放!”

  “放!”

  ……

  五艘战舰上的队官第一时间,声音颤抖,激动昂扬下达命令。

  砰砰砰……

  每一艘战船,装配在两侧的火炮同时轰鸣响起。

  火光喷射,白烟滚滚。

  秦淮河两岸观摩的百姓微微张嘴,瞪大眼睛,看着火光喷出后,白烟笼罩中,看不清的远处河面。

  待浓烟缓缓散开时。

  风帆已经再次升起,五艘战船,像五只巨兽冲破烟雾,直奔码头方向而来。

  百姓回神,瞬间哗然。

  “这就是火炮战船?”

  “太可怕了,俺现在耳朵还嗡嗡响。”

  ……

  朱标扭头,看着百姓脸微微苍白,满脸震惊,以及略微一丝的慌乱。

  收回视线。

  扭头看向发呆的王美人,询问:“没事吧?”

  王美人娇躯微微颤抖,这才回神,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摇头,“太子爷,妾没事。”

  这就是朱四郎的海军火炮战船?

  虽然是空炮。

  可声浪、气势也十分骇人。

  她就是不懂兵事都清楚。

  战场上,两军交战,突然听到这么声势骇人的响动,士兵多半也会产生恐慌。

  若朱四郎的海军,攻打母国。

  直接冲入汉江,战船在汉江轰鸣,朱四郎的陆军第一镇,就能登岸,直扑都城了。

  金陵其实也一样。

  一旦朱四郎的海军,继续往秦淮河上游而去,是不是就能直接炮击金陵武定门了?

  她不清楚,朱四郎海军配置的火炮能打多远。

  但这金陵城已经不安全了。

  “太子爷,朝廷水师也要像燕王学习,装配这种火炮……”

  水师装配火炮,总能守一守秦淮河了吧?

  其实,最安全的做法,就是迁都。

  当然,这种话她不能说。

  她所有的不安,都是来源于对朱四郎的不信任。

  这种话若传到父皇耳中,父皇恐怕会十分生气。

  甚至,太子爷都会生气。

  朱标笑着点头,“朝廷这次派观摩团去老四那边,就是去取真经……”

  说话功夫,五艘战船抵达码头。

  蓝玉等人从船上下来。

  快步走来,齐声参拜道:“观摩团幸不辱命返程,向太子请安!”

  朱标将蓝玉等人,一一搀扶起来,笑着勉励,“卿等一路辛苦了……”

  寒暄几句后。

  蓝玉转身介绍道:“太子,这位是燕王海军管带徐宪昌,曾在朝廷水师任职,后跟随俞靖前往福建,归入燕王麾下。”

  徐宪昌忙行礼:“燕王麾下,海军第一舰队管带,徐宪昌拜见太子!”

  王美人。

  以及朱标身后官员,看着徐宪昌纷纷皱眉。

  徐宪昌态度恭敬,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可话语内容,却让亲近朱标的人,听着十分刺耳。

  简单一句话。

  都在强调燕王麾下。

  ‘他徐宪昌是朝廷派出去的,眼里还有没有朝廷,有没有陛下!有没有太子!就是朱四郎,还是朝廷的臣子,这群数祖忘典,忘恩负义的东西,竟然不认朝廷,只认朱四郎!’

  徐宪昌由朝廷派出,尚且如此。

  朱四郎自行招募的人呢?

  朱标却好似根本不在意,笑着抬手,轻轻拍了拍徐宪昌手臂,征询道:“能带孤,上战舰,参观参观你们的火炮战舰吗?”

  “当然可以,太子请!”徐宪昌做一请的手势。

  从巴拉望岛启程时,王爷就叮嘱过,如果朝廷想参观,可以随意参观。

  朱标笑着点头,转身看向春晓三人,“你们也一起去看看,你们师傅的海军战舰。”

  “对了,徐管带,他们是你们王爷的学生,春晓、民丰。”

  徐宪昌看向两人,瞬间笑了:“王妃给你们和土桥村乡亲带了些东番特产,待会儿我让副管带带你们参观战舰,然后派人帮你们把东西送回去。”

  “谢谢徐管带。”

  春晓、民丰谢过后,跟着朱标等人登上战舰。

  上舰后。

  朱标站在布置在舰首,可左右射击的铁炮旁边,伸手摸摸,“这铁炮,比朝廷步军中使用的铁炮要大很多啊,陆军第一镇,也是使用这种火炮吗?”

  “禀太子,这种铁炮太笨重,只能在战船上使用,第一镇兄弟使用更为便捷轻巧的铜炮,铜炮轻便同时,装药量更大,射程更远……”

  ……

  “这艘战船有十二门火炮,听说,你们还有二十四门火炮的战船。”

  “是,有两艘二十四门火炮战船,不过拢共也就这两艘……”

  ……

  “你们不要跟着了,孤想单独向徐管带了解一些海军问题。”

  片刻后,朱标拦下了所有人,让徐宪昌单独陪着说话。

  给足了徐宪昌足够的重视和荣耀。

  蓝玉、沐英狐疑看着朱标随徐宪昌走向船舱,不由微微皱眉。

  黄子澄站在后面些,凑到齐泰耳边,激动低语:“太子爷终于醒悟了,肯定是笼络徐宪昌!”

  方孝孺站在不远处。

  隐约听到黄子澄的话,微微皱眉。

  ‘真是这样吗?’

  他不相信。

  更不希望太子爷做这种事。

  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向燕王光明正大要几艘船,几个优秀海军将领。

  ……

  可太子到底与徐宪昌说什么,他都无法判断。

  不能因为猜测,就向太子建言。

  “春晓小姐、民丰少爷,请跟我来。”

  众人思绪被打断,循声看去,只见副管带笑着和春晓、民丰说话。

  带着春晓、民丰下了战船,又上了另一艘。

  片刻后。

  一群海军将士,从另一艘船舱内,大筐小筐,大袋小袋,以及一些坛坛罐罐,搬出一大堆东西。

  耿瑄和战船上的其他官员,都惊呆了。

  几乎所有东西,大家都也没见过。

  “这都是东番的特产?”

  “东番就这么富饶?”

  ……

  惊讶议论声响起。

  “你们在议论什么?”

  闻声,众人看去。

  朱标含笑从船舱内,在徐宪昌陪同下走出来。

  黄子澄笑着抢先说道:“太子,同僚们正在议论东番的富饶,东番的确十分富饶,土地肥沃,各种珍奇走兽……”

  他得让太子爷知道。

  陛下把东番许诺给朱四郎,多么糊涂!

  朱标笑道:“那太好了,孤还担心老四在东番日子太苦,现在倒是不用担心了,有东番的好底子,他在四海发展也更容易点。”

  黄子澄脸上笑容渐渐凝滞。

  太子爷是不是太大方了点。

  不过,太子爷都这样说了,他倒不能再说什么了。

  等着吧,太子爷总有后悔的一天。

  蓝玉这时笑着开口,“太子爷,燕王妃给春晓、民丰以及土桥村村民带了一船舱东番特产,给太子爷、陛下带了四船舱,其中,还有太孙亲自采摘,带给太子爷和陛下……”

  朱标笑的更高兴了,转身对徐宪昌道:“徐管带,你们海上行军月余,肯定十分疲劳了,孤已经命人为你们准备好休整的营地,暂且在金陵多待几天,陛下或许会召见你们,或者参观海军战船,回程时,孤也需要你们给雄英和老四他们带点东西。”

  “卑职遵命!”

  随即,朱标一行人,浩浩荡荡,带着朱棣送回来的东番特产,赶往皇宫。

  同时,给春晓、民丰安排了三辆马车。

  离开码头。

  耿瑄骑马捧着一个椰子,用芦苇管吸着喝,感慨道:“原本,我还想着,你们能登船参观,是沾了我的光,没想到是我沾了你们的光……”

  太客气了。

  海军将士对他太客气了。

  他敢保证,这些稀奇特产,整个朱紫巷,除了徐家、蓝家、沐家,别家绝对吃不到。

  而他却吃到了!

  民丰笑笑,对春晓低语,“耿瑄除了有点脸皮厚,其实还不错……”

  话未说完。

  就被春晓瞪视。

  春晓扭头看着耿瑄,“有师傅的海军将士送我们,你就别跟着了。”

  耿瑄脸上笑容瞬间凝滞。

  春晓叫停马车。

  从三辆马车上,各挑了些特产,装成两袋子,让海军将士帮忙挂在耿瑄的马上,“这些你带回家,让你们家人尝尝。”

  耿瑄顿时满脸笑容,如同打了鸡血,连忙摇头:“不用,不用,你别想着我们家其他人,他们一直反对咱两,你只管想着我一个人就行。”

  “闭嘴!”

  春晓瞧着坐在马车上,看热闹的海军将士,脸微红,解释道:“你不要想多了,我和民丰就是感谢你带我们来秦淮河。”

  丢下一句话,春晓折返催促车夫快点走。

  耿瑄盯着春晓离去背影,傻乐嘀咕:“口是心非!”

  许久,直到看不到春晓一行人,才收回视线,看着马背上的两袋子东番特产,一时间,既高兴又发愁,“他们一直反对我和春晓,这些稀罕东西,带回家,让他们吃,是不是有些糟蹋了……”

  ……

  就当耿瑄牵着马,招摇过市抵达朱紫巷。

  逢人便说,‘姐夫让人捎回来的东番特产,春晓送我的’时。

  朱标一行人也抵达御书房。

  马秀英也来旁听。

  朱元璋看着摆放面前的椰子,左右摆弄,无从下手,抬头,“这怎么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dxsw.cc。红豆小说网手机版:https://m.hdxs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