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别怕,朱四郎新军实战经验少!_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红豆小说网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三百八十三章:别怕,朱四郎新军实战经验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八十三章:别怕,朱四郎新军实战经验少!

  “对,不知为何,俺听了燕王陆军第一镇唱的这首歌,俺竟然觉得,当兵也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

  “你们有没有发现,燕王新军唱的歌中,有雇工身股制!是不是说,燕王在咱们大明,处处被掣肘,搞不成雇工身股制,去海外搞成了!”

  ……

  百姓躁动热议,有百姓,注意到歌词提及雇工身股制。

  哼!

  吕本和胡惟庸站在一起,听着百姓肆无忌惮,大嗓门议论声传入耳中,低声微哼。

  陆军第一镇这首歌。

  粗鄙不堪。

  但不得不承认,恰当好处。

  或许百姓不懂什么理想、文明。

  但这些愚民懂乡土村社,懂雇工身股制。

  也知道炎黄种。

  陆军第一镇的粗鄙歌词中,又反复强调骄傲的炎黄种!

  种种,都能让百姓对这支丘八军,产生好感!

  这是朝廷军队都不具备的。

  黄子澄、齐泰凑到胡惟庸、吕本身边,急切问:“胡相、坐师,朱四郎这支新军,是不是比太子卫率、朝廷新军都优秀?后天洪武大道检阅,会不会完全被朱四郎的新军压制?”

  “朱四郎的新军有些优点,可太子卫率,也未必没有优点!”吕本心烦意乱,语气很冲。

  胡惟庸笑道:“不用担心,朱四郎这支新军的实战经验很少,反观朝廷新军,可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这次不光有检阅,检阅后,还有对抗演练,这才是重头戏,一支军队,说到底,不看花架子,而要看能不能打!”

  黄子澄、齐泰琢磨胡惟庸的话,对视一眼,暗暗松了口气。

  实在是,朱四郎海陆新军今天给人的震撼太大了。

  与当初观摩时相比。

  又上了一个台阶!

  朱四郎的军队,充满了开拓性、进取性。

  万一,促使太子和朱四郎反目成仇,朱四郎驾驶火炮战船,带兵直接冲入秦淮河怎么办?

  火炮战船轰击武定门。

  一千五百门火炮。

  武定门能抗住吗?

  朝廷军队,能抵挡得住,表现如狼似虎的朱四郎新军?

  或许,只有等后天的检阅、对抗演练后才知道。

  ……

  朝中百官,也多是这般,议论着,三三五五至交好友,乘坐一辆辆马车离开。

  百姓看的意犹未尽。

  “俺迫不及待,想看后天的检阅了。”

  “俺也是……”

  ……

  “小姐,咱们北元能赢吗?”

  安静的马车内,娜仁托娅打破安静,紧盯乌云琪格。

  乌云琪格摇了摇头,见娜仁托娅满脸愁绪,笑道:“挡住一次又能如何?咱们草原上层,早已经腐朽了,不过是成吉思汗留给子孙的福泽太大,吃老本勉强维持罢了……”

  她倒是希望。

  朱粗鲁能当统帅。

  一战定乾坤。

  草原百姓,经历一次痛苦就足够了。

  最好,朱粗鲁能把大明的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这些善政,改良一下,适合草原,带到草原上。

  就像他在四海之上做的事情。

  对于北元,乃至四海之上的小国百姓而言。

  被一群贪鄙、腐朽的人压榨剥削。

  换成大明的善政统治,没什么不好。

  曾今的大明,或许不好。

  可这些年,不断推进乡土村社的大明,如果肯把这些善政带给草原百姓。

  她不觉是件坏事。

  当然,如果是朱粗鲁的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那就更好了。

  可惜,朱粗鲁做不了大明的主。

  ……

  就当所有人还在津津有味议论、感慨时。

  朱棣和孩子们,已经抵达徐府。

  来到阁楼下。

  “娘亲!”

  “师娘!”

  ……

  朱棣还没开口,一群皮孩子率先迫不及待大喊。

  朱棣没好气笑笑,让这群皮孩子先去阁楼。

  反正,有这群捣蛋鬼,他也和妙云说不了悄悄话。

  春晓也没有上去,来到朱棣面前,“师傅。”

  下船后,师傅要应酬朝中百官。

  她还没来得及和师傅说话。

  朱棣看着亭亭玉立的少女,含笑打趣:“接受耿瑄了?”

  春晓俏脸瞬间变红。

  眼睛微微泛红。

  师傅肯定关心着她。

  要不然,不可能看到,她和耿瑄在一起旁观。

  也就不可能猜到,她和耿瑄有了进展。

  朱棣笑道:“你可是师傅和师娘最优秀的学生,面对耿家别自卑,怕什么,不就是一个侯爵之家嘛,算什么!”

  噗!

  春晓顿时被逗笑,抬头,眼睛红红,笑道:“师傅,你和师娘真的好像……”

  在她和耿瑄这件事上。

  向来好说话的师娘,对待耿家,也和师傅一样的态度:不就是一个侯爵之家嘛!

  霸道!

  朱棣含笑瞪了眼。

  春晓笑的更灿烂,说道:“师傅,我准备年后去游历天下行医……”

  ……

  “耿瑄要跟我一起去,我拒绝了,他这些年在京营,跟着师公也很努力训练了,这次北征,是检验他训练成果的机会。”

  ……

  朱棣认真听着。

  等小姑娘说完后,笑着打趣,“行,师傅知道你的意思了,你去让耿瑄到咱们陆军第一镇大营报道,让他和将士们先熟悉熟悉,北征后,师傅亲自带一带他。”

  自己学生看中的夫婿,带一带又有什么。

  何况,耿瑄这些年的坚持。

  他也愿意带。

  师徒二人说了会儿话。

  雄英一群皮孩子从阁楼下来。

  朱棣单独留下朱雄英,看着面前满脸笑容,豁达的少年郎,朱棣笑着揉了揉少年郎的脑袋,“你回家了,先跑来看你四婶儿和高煦,影响很不好!”

  朱雄英讪笑。

  他就知道四叔肯定会说这话。

  可四叔、四婶不光是他的四叔、四婶。

  还是他的老师。

  更是从五岁开始,抚养教导他到现在。

  往后,他还要跟着四叔、四婶。

  四婶儿生养,他第一时间来看看,这有什么不对?

  他相信,皇祖父、皇祖母、父亲、母亲也会支持他。

  至于别人想说什么,说去呗。

  朱棣确认,少年郎不是因大哥亲近朱允炆而赌气,欣慰拍了拍朱雄英肩膀,“记住,父母对每个孩子的关爱都是一样的,只是,有时候,有些事,父母根本没有意识到,不经意一些事情……”

  “四叔,我知道。”朱雄英豁达笑着打断朱棣的话,“允炆是我弟弟,父亲就是多关爱他一点,我也不介意,四叔介意,皇祖父多关爱父亲吗?”

  “臭小子,快滚!”朱棣笑骂着,抬脚吓唬。

  哈哈……

  朱雄英爽朗大笑着,撒丫子就跑。

  父母即便真的偏爱,那也是父母的事情。

  难道父母偏爱其他兄弟。

  自己就要自甘堕落?

  就不求上进?

  四叔就是他的榜样。

  皇祖父那是实实在在偏爱父亲。

  可四叔在意过吗?

  怨恨过吗?

  没有!

  相反,四叔成了父亲他们所有兄弟中,最优秀的一个。

  “四叔,我可是你侄儿加学生,跟着你和四婶儿学了这么多,我也是很优秀的……”

  朱棣目视少年郎,边跑边招手大喊。

  笑着收回视线。

  抬头看向阁楼。

  深吸一口气,有点近乡情怯。

  加快脚步上楼。

  吱呀!

  门推开,就见佳人含笑站在门内。

  脸色还有些苍白。

  生养后的虚弱,尚未完全恢复。

  快速关上门。

  责备道:“怎么下地了……”

  话未说完,徐妙云一跳,勾住朱棣脖子,娴熟的剪刀腿,盘住朱棣的腰……

  一个深吻结束。

  朱棣双手托着徐妙云的腿,揶揄笑看,“你看看身后。”

  徐妙云转身……

  咯咯……

  “娘亲羞羞!”小祈婳咯咯大笑,小脑袋嗖的一下缩回去,啪的一声关上门。

  “朱祈婳!”

  ‘恼羞成怒’的河东狮吼声从阁楼内传出。

  徐府侍女、家丁经过,全都莞尔一笑,轻拿轻放,蹑手蹑脚离开。

  生怕打扰到屋内的一家五口。

  ……

  内间。

  徐妙云满脸通红,指着小雍鸣,“朱祈婳,你给我出来!”

  她千叮咛万嘱咐,让两小家伙在内间看着弟弟。

  可这个黑心小棉袄,竟然敢偷看!

  太可恶了!

  朱棣坐在婴儿床边,笑看着。

  小祈婳藏在雍鸣身后,捂着嘴,一边偷笑,一边弱弱解释,“娘亲,是阿哥让我看的,我是无辜的……”

  小雍鸣翻了翻白眼,抿唇忍笑。

  这种背锅,他已经习惯了。

  在鸡笼屿时,他就经常被迫背锅。

  徐妙云被气笑,“朱祈婳,你不是阿姐嘛!”

  小祈婳探出小脑袋,哀求看着小雍鸣,“阿哥……”

  “娘亲……”

  小雍鸣刚开口,徐妙云就好气又好笑瞪了眼,放下手,没好气笑道:“你们两个出去玩去,雍鸣,去给你外公请安。”

  小雍鸣笑着拉着小祈婳,小跑离开。

  等两小家伙离开后,徐妙云看朱棣‘幸灾乐祸’,含笑瞪目,走到婴儿床边坐下。

  “父皇给小家伙取了大名,高煦……今天你们在秦淮河鸣炮时……”

  徐妙云讲述着小家伙出生后的点点滴滴。

  ……

  最后,笑道:“我感觉,小家伙不是个讨债的。”

  “你可真敢说!”朱棣含笑打趣。

  看着怀中,咿咿呀呀向他伸手的小家伙,笑道:“既然老头子给取了大名,咱们再取个小名吧,叫金豆子怎么样?煦五行属金,金豆子很合适。”

  ‘臭小子,我先给你取个金豆子小名,看你将来还好不好意思,用金豆子这种邪门歪道,笼络人心!’

  徐妙云可不知朱棣的小心思。

  而且,这个当娘的很没原则。

  儿子小名叫什么不重要。

  只要四郎喜欢就成。

  “他是咱们儿子,他没有选择权,只有接受的义务!”

  于是,金豆子这个未来让朱高煦又气又好笑的小名,就这样,被不负责任的小夫妻两敲定。

  朱棣笑的十分灿烂。

  金豆子现在还小,看着阿爹笑的灿烂,也高兴拍手。

  徐妙云好奇问:“秦淮河发生了什么,你给我讲讲……”

  于是,朱棣把回来的经过,讲给徐妙云听。

  当听闻,朱棣和朱标短暂的摩擦时,徐妙云有些心疼宽慰道:“不用在意别人怎么说……”

  她知道,四郎不是个理想主义者。

  任何东西,都只是四郎做事的手段。

  理想也是。

  可如果,天下的上位者、掌权者,都能如四郎这样。

  无论是大明,亦或是四海之上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在鸡笼屿期间,她也和四郎去过巴拉望岛。

  去过民都洛岛。

  太清楚,吕宋王朝统治下的百姓,过的什么日子。

  四郎或许不是忠贞的理想家。

  但四郎做的事情,将来可以让千千万万百姓,少被压榨剥削,过上好日子。

  大明因四郎而改变,就是最好的证明!

  说实话,四郎就是效仿始皇帝、成吉思汗,又能如何!

  朱棣笑道:“我没事。”

  他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

  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何况,为了在四海立足。

  他也的确不会心慈手软。

  不接受他理念的。

  屠百万!

  他都在所不惜。

  因为他们这个家,将来大概率是没有退路。

  失败了,退回大明?

  这些年,得罪了多少人?

  多少人想要他们死?

  父皇、母后不在的大明,庇护不了他们一家五口。

  徐妙云确定朱棣没有受影响,不由笑了,微微侧身,轻轻靠着朱棣肩头,“洪武大道检阅,对抗演练你都知道了吧?陆军第一镇,要全力以赴吗?”

  “当然!我们的将士,训练流血流泪流汗,必须展现出最强一面!不然就是对将士们努力的背叛!辜负!军中,荣耀就应该属于真正的强者。军中,容不得半点人情世故!”

  “而且,朝廷也需要!”

  ……

  东宫。

  太子妃寝宫。

  “四叔说,读书尽信书不如不读书……”

  “以利治国,天下尽小人,以德治国,天下尽是伪君子……”

  朱标看着朱雄英侃侃而谈,微微皱眉。

  常氏余光看到朱标神色,笑容微微凝滞。

  朱雄英把父母的表情看在眼里,丝毫不受影响,“四叔说,治国其实难也难,简单也简单,无非是导利、倡德、循法,三者都是上位者手中的工具,可用,但不可迷信其中任何一种……”

  ……

  许久后,朱雄英才结束,挠头笑道:“这些年,四叔教了很多,孩儿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

  朱标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伸手拍了拍朱雄英肩膀,“不着急,慢慢讲给父亲和娘听,你们娘两吃吧,我吃好了。”

  朱标笑着点头,起身离开。

  朱雄英起身,目视朱标。

  哎!

  常氏默默叹了口气,然后拉住朱雄英的手,笑道:“雄英,你父亲只是一时冲击太大,但他心里明白,你四叔教你的,没有错。”

  “本来就没错啊。”朱雄英笑着坐下,给常氏夹菜。

  豁达笑道:“娘,我没事的。”

  常氏看着朱雄英,试探询问:“今天,你父亲带着允炆……”

  “娘,你太小看孩儿了,你也不看看,孩儿的老师是谁!”朱雄英夸张笑道:“是我四叔!”

  “父亲有没有偏爱,尚不能贸然论断,可皇祖父偏爱父亲,可是天下共知的事情,四叔因此而记恨皇祖父、记恨父亲了吗?”

  “没有!”

  ……

  “相反,四叔还成了父亲他们兄弟中,最优秀的一个,孩儿有个好榜样!”

  常氏顿时开怀笑了。

  舅舅说的不错,四弟和妙云把雄英教导的很优秀!

  若是放在他们身边,哪怕有整个大明资源,都不可能把雄英教导的这般优秀!

  她这辈子,不能生了。

  就雄英和允熥两个孩子。

  四弟和妙云把其中一个,帮她教导的这般优秀。

  这个恩情,一辈子也还不清。

  朱雄英见常氏高兴,眼珠子一转,拉住常氏的手,“娘,孩儿有个事情,需要娘帮忙……”

  常氏含笑看去,“说!”

  “孩儿喜欢一个姑娘,把皇祖父赐孩儿的玉佩,给了这个姑娘,孩儿就认定这个姑娘,只是这个姑娘家世……”

  常氏神色渐渐凝重。

  等朱雄英说完,好奇询问:“谁?”

  “采绿师姐!”朱雄英紧张看着常氏。

  这件事,父亲那边还得母亲去做说服。

  母亲也最合适。

  皇祖父、皇祖母他反倒不担心。

  祖父并不看重出身,更看重,本身优不优秀。

  采绿师姐优秀吗?

  肯定的!

  常氏微微愣怔,看着朱雄英紧张模样,不由被逗笑,伸手戳了戳朱雄英额头,“我家雄英长大了,都知道,给自己找媳妇了!”

  采绿那丫头。

  她以前就见过。

  眼睛大大的,十分漂亮。

  样貌没的说。

  四弟和妙云的学生,优秀应该也不差。

  只是比雄英大了点。

  出身有些寒微。

  她倒是不介意。

  可就怕太子爷,太子系反对。

  很多人,并不希望,四弟的学生,成为雄英的正妻。

  常氏略微琢磨,说道:“你不是说,后天检阅,你们这群孩子,也会参加吗?等检阅结束,你悄悄带采绿来见娘,娘先问问人家采绿,有没有看上你……”

  ……

  “你父亲这边,娘来说,你找机会和祖父、祖母说。”

  朱雄英迫不及待,“今天晚宴,孩儿找机会可以提及此事吗?”

  “急什么!”常氏没好气笑着瞪了眼。

  臭小子,现在又不到成婚年龄。

  “今天晚宴,是迎接你四叔,和新军将士们,不能因为你的事情,扫了大家兴致。”

  她得考虑万一。

  今天是四弟和海陆新军将士们的欢迎宴。

  不能因为雄英的事情打搅了。

  朱雄英讪笑挠头,他是有点猴急了。

  ……

  一整天,整个金陵都在热议新军回朝。

  临近傍晚。

  热议丝毫没有减弱。

  百姓们期盼着,后天的检阅。

  而满朝文武,随着暮色临近,也开始热闹起来。

  准备参加今天的晚宴……

  于此同时。

  福建,叶茂和沈仁制定好剿匪计划,安排好精细化深耕乡土村社方案后。

  也带着今年的福建财税,动身启程,赶往金陵。

  要带着福建今年的财税,给朱棣助势!

  此事,叶茂没和朱棣说,朱棣离开时,福建税收刚开始,朱棣也不知税收情况。

  看到大家觉得一章不如两章,我不会一直一章,凡是一章的,肯定内容超过一万字。

  主要是为了情节连贯,免得大家看的不上不下,总说我水。

  再厚着脸皮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接下来,会有一系列小高潮,然后将这个情节,推向北征的大高潮。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dxsw.cc。红豆小说网手机版:https://m.hdxs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