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 43 章_九十年代翻身记
红豆小说网 > 九十年代翻身记 > 43、第 43 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43、第 43 章

  “宝菱的英语怎么样?”凌姆妈问。

  几个孩子读书都很自觉,再加上何佩瑜平时忙于店里的事,几乎很少操心孩子学习的事情,想起程宝菱的期末成绩单,她说:“她英语还可以,前年我们老大考函授复习时,她就跟着她姐姐一起学英语,可能有底子在吧。”

  凌姆妈道:“那太好了,宝菱跟我们子嫣说说学英语的技巧吧。”

  程宝菱想了想,道:“其实我语言天赋一般,我靠得都是死办法,就是背,多背单词,多背英语文章,背多了,有了语感就好了。”

  一门新语言的入门真的需要一个好的英语老师来引导,前世程宝菱在镇上初中读书,英语老师水平有限,讲课干巴巴的,班里除了极少数聪明的同学,绝大部分同学英语成绩都不好。

  同样,乡镇学校出来的学生英语远远不如城里的孩子,客观原因所致罢了。这就导致凌子嫣课外要想找个给补习英语的人都找不到,而城里已经有了针对各个年级孩子的英语补习班了。

  凌子嫣嘟嚷道:“反正我挺不喜欢上英语课的。”

  凌姆妈犯愁,“不喜欢上英语课也要好好上,不然就凭你现在这个英语成绩怎么考得上高中啊。”

  她在看看何佩瑜母女俩,感叹道:“还是城里好,要是能让子嫣去城里读初中就好了。”

  何佩瑜给她说了关于转学的手续,“主要看学校肯不肯接受,就是城里的初中也有好与不好之分,所以还要看你们打算转到哪所初中。只是转学后,离家远了,孩子就要住校了。”

  “她现在就在住校,反正都要住校,能把她转到城里读更好,学习环境最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谈了一会儿关于孩子们教育问题,凌姆妈突然站起来,“宝菱以前不是挺喜欢喝奶茶吗,姆妈给你泡奶茶喝吧。”

  程宝菱连忙说:“凌姆妈,不用麻烦了。”

  凌姆妈道:“不麻烦,我用专门的奶茶粉冲的,很方便。”

  她很快冲了一壶热气腾腾的奶茶

  过来,程宝菱原本以为用粉泡的奶茶味道会很差,喝了一口,虽然比不上真正用鲜奶与红茶做出来的奶茶,但味道并不差。

  看来就是奶茶粉与奶茶粉之间也是有差别的。

  “家里没有鲜奶了,下次吧,宝菱你过来,姆妈给你做丝袜奶茶。”

  程宝菱没想到今天竟然有意外之喜。她有打算开个奶茶店,一直在思考成本问题。奶茶是用鲜奶与红茶调兑而成,她上辈子做过,会做,就连珍珠、奶盖这些自己都可以做出来,但真要这么做,奶茶的成本就提高了,现在人们的经济水平没到那个份上,如果奶茶的价格过高,肯定生意不会好。

  如果能用奶茶粉代替,成本就能大幅度降低。

  她问黎姆妈要奶茶粉的包装袋看,又问道:“这是在哪了买的啊?”

  黎姆妈说:“子嫣的爸爸在广城的一个商店买的。”

  商店买的,价格肯定不会便宜。程宝菱在包装袋的最下面一行小字里找到了生产厂家及联系方式,拿纸笔记下来。

  凌子嫣看她这么认真,笑道:“你喜欢喝,下次我让我爸爸从广城给你带几包回来就行,这么一大包,我们家可以喝三个月。”

  “不用,上次看凌姆妈做了奶茶,我自己也可以试着做。把这个厂家记下来,是看能不能联系到厂家,说不定以后我可以自己开奶茶店呢,奶茶这么好喝,肯定有很多人喜欢喝。”

  凌子嫣哈哈大笑,“你可真有生意头脑。”

  妈妈与凌姆妈也笑起来,看来她们是把自己说的话当做了小孩子的玩笑话。程宝菱心想,自己还非要做成不可。

  ……

  瑜记周五开市,周四上午何佩瑜就必须要回京市。

  初三晚上,何佩瑜收拾行装。

  程安国道:“就带几件你经常换洗的衣裳去,别太重,其他的等过几天我给你带过去。”

  何佩瑜把大皮箱推过来,笑道:“不用那么麻烦,可以装皮箱里,推着走,我本来就没带多少衣裳过来,家里的腊味要多带点走。”

  腊肉、腊肠、腊鸡、腊鸭,都是家里人爱吃的,程安国几乎全给装上好了。

  程珍秀道:“够了,够了,爸爸你留些自己在家吃。”

  “我一个人在家吃得了多少呢,你们多带点。”

  他还去邻居家里买了五十个鸡蛋回来,“我们乡下的鸡下的蛋有营养,城里卖的鸡蛋不如这个好。”

  大皮箱塞得满满的,直到何佩瑜说:“够了,够了,再多就拿不下了。”

  四个女儿都要跟着妈妈去京市,程安国心里难受,虽然面上带着笑,但眼里的落寞根本掩饰不住。

  程宝菱干脆道:“爸爸跟我们一块儿去京市吧。”

  乡村小学过了正月十五才开学,还有十来天呢,一个人在家里多无聊。

  她这么一说,程珍秀也要求爸爸一起去,程珍雪则说:“爸爸去年参加自考,只过了三课,还有好几门课没过,趁着现在有时间可以去师大的图书馆学习。难道真的要考足八年才过啊。”

  二姐此话一出,程宝菱清楚地看到爸爸的脸变红了。

  哈哈,当老师的爸爸反而被当学生的闺女逼着要上进,要考试,这个反转有趣。

  程安国尴尬道:“哎,闺女,爸知道了。”

  一家人都在努力上进,程安国明白自己若是不努力,只能被家人远远的落在后面。既然进了城,他们肯定不会再回老家过原来的生活了,程安国要不是不尽快拿到文凭,一家人只能继续分离。

  商定后,没了分别的伤感,大家有说有笑收拾行装,程安国还趁着天没有完全黑,把地里的新鲜菜蔬装了一麻袋。

  “自家种的,新鲜,没有打农药。”他是这么说的。

  初四一大早,一家人就乘坐最早去京市的汽车出发了,到家才上午十点钟左右。

  放下东西,何佩瑜、程安国就开始为明天的卤味店开张忙活了。四姐妹则打扫卫生,拖地擦窗,将家里打扫地一尘不染。

  程安国在的这几天,专门请邮电局的人上门安装了一台座机。

  贵,真贵,座机加上装机费花

  了近三千块,每月还有十几块的月租。

  不过开店做生意,电话不可少,有了电话,妈妈办事便利了许多。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是短小君,明天会多更点,大家晚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dxsw.cc。红豆小说网手机版:https://m.hdxs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