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可为君乎_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红豆小说网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 第413章 可为君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13章 可为君乎

  还没出正月,李源就带着大军巡幸东都了。

  其中,张尹二妃拌驾,楚王李智积、魏王李孝正、赵王李承安随行,此外还有左仆射裴弘德、吏部尚书裴继、兵部尚书宇文成业、右卫大将军、赵郡王李怀真、左领军卫大将军河东郡王李沧、右金吾卫大将军窦琮、右骁卫大将军刘宗训、虢国公窦俨、蜀国公独孤怀义等大批文武官员、宗室勋贵随驾前往洛阳。

  李源这趟出来,带了不少自己的亲信,但另一方面又把太子的旧部带上不少,比如窦琮和刘宗训,还有翟思训,羊献果等骁将。留下的都是文士。

  可以说还是有防备心理的。

  而洛阳方面,李元徽在得知这么庞大的队伍来此之后,甚至动过封锁崤函道阻挡关中大军东进的念头。

  甚至朱德裕、常雁衡、张坚等人也都表态过,绝对服从齐王的军令,那意思就是你就造反我们也跟了。

  但最终没有实行,洛阳方面始终都没有任何的动作。

  大义名分上,说不过去。儿子造老子的反,好说不好听。他本来就志在消弭大唐开国时期的血腥传承基因。不想现在自己也身处旋涡之中而无法自拔。

  但李元徽还是做了些布置,他准备让右武卫将军常雁衡和张坚带着左右武卫将近四万江淮籍卫府将士返回两淮一带。

  同时,抽调了左右威卫的二十个折冲府宿卫洛阳。

  这个命令一下,倒是让很多人都看明白了,齐王这是已经在做被迁回关中的准备了。

  江淮一带是他的老巢,经营的时间最久,江淮籍贯的将士对齐王也有相当高的认同感,所以他要给自己留些本钱。

  而左右威卫的士卒,除了陈瑱手下的万余人马是他的老底子之外,不是义军投奔,就是降兵。

  李元徽此举也很明显,地盘和军队,老李你要想要都拿走。

  但能拿多少,那是你的事。同时李元徽也是在看自己在中原一带能有多少力度。

  兖州的姐夫柴荣这不用说,肯定是得站老爷子,右威卫的慕容三藏和黄君汉是瓦岗系降将,虽然在他麾下很久了,但能不能听他的很难说。

  至于青州刺史李药师,这同样不是他的嫡系,虽然是他一手提拔的,但如果是内斗,同样不会站他。

  所以李元徽即便有大量死忠嫡系的支持,也不敢明着对抗封锁。大义是一方面,实力是另一方面。

  而前线方面,朝歌的守军也有不少江淮将士被调走,守将徐乾德对此感到很彷徨。

  还写信给朱德裕,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朱德裕则回信让他安心,守着朝歌就是。

  老朱其实很像跟李元徽请命回去淮南镇守,但这个时候李元徽不提让他回去,那他自己就不能提。

  毕竟这个时间太敏感了。

  无论是留在李元徽身边的,还是派回江淮的,都可以视作忠诚和信任的象征,但你要是主动提出要外放,那就是有点不太上道了。

  老朱自然是想明白的,所以李元徽没提,他也没法提出来。

  而李元徽为什么没让老朱带人回淮南,真正的原因说出去旁人是不会相信的,是忌惮,是担忧。

  李元徽本身现在是江淮系势力的共主,影响力没的说。

  但如果他回到长安,而让老朱带着人回江淮,以他的潜力,最后能做成什么样谁也不敢说。

  所以他可以谁都不带,但老朱,包括驻守黎阳赵大,这两个人他离开洛阳回长安,这俩人也得一并带走。

  不放在眼皮底下,不放心。

  带回长安,有老李,有二凤,足以镇得住朱赵来两人。

  他哪怕天天醉生梦死都不用担心。有什么变化。

  而张坚和常雁衡在江淮,他就没那么担心了。两人都是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豪爽武夫,是他目前信任的将领之中,最合适留守江淮的。

  至于尉迟敬德、王佛保这些猛士,都得带回长安,说不定什么时候也需要他拼一把。

  二月初,李元徽亲自送张坚、常雁衡出洛阳。

  “江淮之地,乃我等之根基,这些将士也都是跟随我多征战的老卒精锐,就此交给你们了,拜托了。”

  常雁衡闻言当即抱拳道:“大王放心,必定为大王守好基业。”

  张坚没说话,但是很郑重的点了一下头。

  李元徽则伸手拍了一下两人的肩膀,自己也点了下头,随后有亲自给两人倒上送行酒。

  “一路保重。”

  “大王保重。”

  送走了两人之后,李元徽又命李百室将陕东道大行台所有的公务封存起来,此后各州送来的洛阳公文和各军的军务全都转呈给人在路上的皇帝行在。

  做好这一切的安排之后,李元徽直接就等于是躺平了,什么事都不管了。

  李元徽这一手,倒是给李源气的够呛,什么意思?我这还没到洛阳呢,你就开始罢工了?

  我还没收你的权呢,你就自己交了?可伱又把人马调回江淮几个意思?

  宽大的车架之内,几个宰相一言不发,李源则脸色有些发青。

  原本李源还想着这去一趟洛阳,就算是带着人马来的,想要收回齐王手中的权柄,也要费一些波折。但谁能想到这行在还没到呢,齐王直接交权了?

  这也让李源早就准备好的说辞,全都没了用武之地。

  更让李源带着十几万大军出行的行为,像个笑话。东征北伐的还好说,但你为了收你儿子的权,搞这么大阵仗?

  这就多少有点显眼了。

  偏偏李源还没什么可抱怨的,你还能跟齐王说,我不是来收你权的,这些你都自己看着处理?

  并且这事,你还真没法说齐王的不是。

  知道皇帝来了,所以我这边不敢擅专,让皇帝来处理这些事,怎么有错吗?

  “哈哈哈”

  半响之后,李源突然笑了起来,随后道:“诸公老成持重,齐王毕竟年少,公务处置不当之处,还要你们看看,帮忙裨补缺漏”

  裴弘德道:“臣等自当尽心竭力,不敢有所疏忽。”

  宰相们开始处理堆在他们面前的公文,李源也翻看起摆在他桌案上的奏表。

  这越看他是越心惊,并且在心里暗暗感叹道陕东道大行台的这个右仆射李百室,真是个宰相之才啊。

  此外,他还发现四郎处理政务的能耐,居然很有章法和见地,就他所看的这些奏表公文,上面有许多李元徽的批示,可以说是鞭辟入里,入木三分。这些都通过公文可以看得出。很多处置方法都让他这个老手觉得眼前一亮。

  此前只是知道四郎善于搞后勤,行军打仗比较稳妥,内政方面大多是谁都是交给幕僚团负责,但现在看来,他自己本身就是有处理政务的能力。

  也就是说,这小子就算是当皇帝都都不见比他干的差。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dxsw.cc。红豆小说网手机版:https://m.hdxs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