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出兵_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红豆小说网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 第425章 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25章 出兵

  “多谢石将军援助,不然刘某就交代在城外了,这燕军好生强悍”刘元庆在回城之后,冲着石彦超抱拳道。

  石彦超道:“刘将军不必客气,分内之事,我们跟燕军打交道的时间更久一些.不过刘将军,这如今河桥已经被烧毁了,燕军来势汹汹,我等又如该何自处?”

  韩铎的视线也看了过来。

  刘元庆道:“河桥之事洛阳已经知晓了,眼下你我都只能守好此处,等待陛下和齐王殿下的军令.”

  石彦超和韩铎闻言对视了一下,随后都不在说话了。两人明白,刘元庆其实等的就是齐王的命令。

  但他们两人现在有些彷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不过目前来说他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赵大已经被召入朝中,他们现在更需要为自己考虑了

  另一方面,刘玄机在攻破城外营垒之后,直接就开始做攻城准备了,开始令人打造攻城器械。

  萧释之和徐乾德在枋头,也只能威胁一下燕军侧后,并没有足够解围的兵力和能力,只能是在外围帮忙分担一下黎阳方面的压力。

  至于怀县守军人数只有三千余,被紫霞关的韦孝矩率军围困,无力支援黎阳战场。

  李源看着这边的战报心急如焚,李元徽却是稳得不行,好像完全不在意黎阳河内的战局。但实际上,李元徽窝在王府里整天盯着舆图,在思考接下来如何对敌。

  这仗是肯定他去打的,虽然他现在还是旗帜鲜明的表示要进行战略收缩,不跟燕军在河北作战。可一旦李源愿意作出保证,或者拿出足够的诚意来,他也可是主战派。

  但光是画饼可不行,你最起码得下个诏书,让齐王府继续留在关东吧?

  李源为此也是犯愁,他现在更是不想给李元徽留在关东,但形势又逼得他不得不求着李元徽下场来解决眼下的局面。

  召集几个宰相过来商议,左仆射裴弘德提出了一个让李源颇为满意的建议。

  齐王想要的洛阳,或者是回江淮,李源想让齐王回长安。那不如就折中一下。

  具体方案是,改齐郡为齐国,齐王日后可就藩齐国,直接封邦建国了。算是将青州交给齐王。

  李源听了之后,也不想着什么日后了,先解决眼下的困境再说,就让裴弘德带着这个提议去齐王府见李元徽。

  得知裴弘德前来,李元徽特意在门口迎接他入内。毕竟这位前朝开始就是宰相,那可是个老狐狸,如今虽然立场上站在李元徽的对立面,但他的兄弟裴弘策目前是北豫州赞治,亲侄子裴行方在陕东大行台任职,女婿李德林还是经由齐王府举荐得授县令之职。而且他儿子裴行恭还跟李元徽是旧友,府中去年刚进门的安邑郡夫人裴玉也是他的堂侄女。

  所以说双方立场上有利益冲突,一个关陇豪族的大佬,一个是关东洛阳的话事人,但实际上联系还是挺多的。

  见面自然也不会剑拔弩张。朝堂上可能裴弘德会不遗余力的打压齐王府势力,但此时见面却笑得很温煦。

  “齐王殿下。”

  “裴公是长辈,不必多礼,请入内。”

  李元徽这边迎着裴弘德进府,两人一边寒暄着,不明就里的人看起来还以为这两人关系有多好呢

  两人一路说着闲话,进了内堂之后,裴弘德才道明来意,将条件给开出来。

  “以齐郡之地为齐王国,齐王可世袭罔替,就藩青州.”

  李元徽闻言有些意外,他没想到李源会拿出这么一个方案来。青州?

  说话的功夫,裴弘德甚至把诏书都拿出来了。

  李元徽开始犹疑起来。

  封给他齐郡做为藩国,但谁都明白,只要齐郡在李元徽手里,那整个青州是谁说了算就已经很明显了。

  青州和徐州挨着,现在徐州也在他的控制下,还能通过徐州跟江淮连通

  裴弘德这边见到李元徽默不作声,也循循善诱道:“陛下跟大王,毕竟是父子,总要留几分体面的”

  李元徽闻言也终于回过神道:“裴相言重了,我向前所虑不过是河内孤悬在北,想要击退燕军,就得投入重兵,可若是陛下有命,我自当尊崇,绝无二话。”

  翌日,再次朝堂军议。

  李源先是下诏以齐郡为齐王国,为齐王李元徽封地。

  同时任命李元徽为行军大总管,将洛阳周边的关中军队的指挥权全都交给他。自此,父子两人也算达成了一致,李元徽当堂领命。

  作为天策上将的李元徽其实名义上,跟三哥那个天柱上将军都是大唐军队的最高统帅。

  但也就是名义上,真正的到动兵的时候还是需要李源的诏书才名正言顺。

  洛阳周边有李元徽的亲军万余人,以及李源带来的左右卫二十个折冲府、左右领军卫三十个折冲府、左右金吾卫三十个折冲府,左右骁卫二十个折冲府,以及左右备身府左右监门府三十个折冲府。十余万大军。

  其中左右备身府和左右监门府这三十个折冲府都是李源从蜀中带出来的,是为“元从禁军”。

  其余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以及左右卫,这些都是大唐的关中卫府军精锐,其前身有大量前燕中军精锐,以及骁果军,也有李源入主关中之后所募之兵。

  而左右骁卫这二十个折冲府的来头可就大了,那是李二从凉州、陇右之中挑选的精锐。

  入主东宫之前,左右骁卫那可就是李二的自留地。

  李元徽虽然跟关陇豪门有利益上的冲突,但跟下面的军士是没有的。

  并且因为这十万大军之中有大量的骁果军精锐,实际上有不少人都是他的旧部。

  左卫将军郭孝恪,左金吾卫中郎将刘同,左卫中郎将赵彩等,都是在他麾下效力过。不算这些前燕时期的旧部,颍川大战、洛阳围城、晋阳之战,这些战役之中,关中的卫府军将领也都是受过他的节制。

  你要说拉着这些人造反,那是不行。毕竟不是他一手带起来的队伍,没有那个感情基础和利益共同体。

  但要说指挥他们跟北燕作战,一点问题都没有。

  一声令下,十万大军开拔。

  五月末,李元徽没有选择就近从河内一带北渡,而是率大军过虎牢关,沿着黄河一路过荥阳,至兖州,从延津口渡河,进抵枋头西岸。同时分兵三十个折冲府,以副总管谯国公柴荣偏师主将,从白马渡河至黎阳。

  刘玄机见唐军势大,将燕军全部调到了白沟之北,淇水之东,两军隔河对峙。

  黎阳之围遂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dxsw.cc。红豆小说网手机版:https://m.hdxs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